文明典范城市怎么创?听听书记怎么说——二论聚力攻坚 奋力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
发布时间:May 26, 2022 | 作者:
提升城市软实力、创建文明典范城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我们要以目标倒逼责任、以时间倒逼进度、以问题倒逼措施,在战略上布好局,在关键处落好子,做到系统推进、聚力攻坚,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提升,努力在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工作中走在前列。
要提升政治高度,在坚定信仰上争创典范。
深化学习实效,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严格落实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第一议题”等制度,推动理论学习走深走实。
深化教育引导,以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为主线,精心组织各类宣传活动,激发干部群众爱党爱国热情。把青少年学习教育摆在重要的位置,全面提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水平,引导广大青少年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深化宣讲普及,用好“学习强国”“幸福钢城”等平台,持续开展“百姓宣讲”“说唱钢有理”文艺宣讲等活动,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要彰显城市温度,在和谐宜居上争创典范。
高水平规划。加快编制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片区规划,合理布局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推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向农村延伸覆盖,促进产业发展融合化、城乡居民收入均衡化、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基础设施联通化、城乡居民基本权益平等化。
高标准建设。突出山环水绕、山水相依特色,将生态自然之美融入城市,积极推动全域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整治,加快区中医医院、市民演艺中心、科创中心、高铁新区、道路改造提升等工程建设,补齐市政设施配套短板。
精细化管理。聚焦集贸市场、小餐饮店、路面破损、广告乱贴、车辆乱停、污水乱排等最容易失分的环节,坚持疏堵结合,下足绣花功夫,精准定位群众需求,拿出有针对性的规范管理办法,彻底整治各类顽瘴痼疾。
要培育文化厚度,在崇德向善上争创典范。
有文明的市民,才有文明的城市。要把提升市民文明素质作为创建之本,通过持之以恒的建设、潜移默化的熏陶,推动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文明风尚、行为规范,让城市更有温度,让城市处处有好人好事、时时发生感人故事,让小城“充满”大爱,让城市“彰显”魅力。
要拓展工作深度,在增进民生福祉上争创典范。
坚持生态优先,打好重污染天气消除、臭氧污染防治、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标志性战役,推进河湖“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加快大汶河综合治理、山体生态治理、道路绿化提升、公园游园改造等工程建设,让空气更加清新、河湖更加清澈、景观更加清秀,坚决守护好生态环境这个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守牢安全发展底线,深入开展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毫不放松地做好防汛抗旱工作,筑牢文明典范城市的安全基石。
持续优化公共服务,以老百姓的关注点为切入点,在扎实办好今年民生实事的同时,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长效机制,不断提高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