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城区图书馆】图书馆与小读者共度“我们的节日·端午”,学习俗,做香包
发布时间:Jun 3, 2022 | 作者:
2022年端午节,钢城区图书馆举办“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活动,陪伴小读者一起过节。6月3日上午九点,小读者们齐聚钢城区图书馆,聆听山东省阅读推广人婷婷老师的端午文化讲座,之后还带领小读者现场制作了端午香包,在愉快的氛围中体验了传统文化习俗。
端午节,是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也称端阳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挂艾草、食粽子、赛龙舟、拴五彩线,佩香囊、喝雄黄酒...丰富多彩的民俗传承,表达了中国人祈福纳祥的美好愿望。因此,这一天大家会互道一句:端午安康!
众所周知,端午节又是纪念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以身殉国的节日。对屈原的悼念又让端午节增添了慎终追远,纪念先贤的爱国主义情感。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又是一年端午时
闻着悠悠粽子香
携着浓浓端午情
快来钢城区图书馆
学民俗,做香囊
端午节的起源涵盖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方面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 端午文化在世界上影响广泛,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有庆贺端午的活动。2006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2008年起,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端午节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佩香囊,是端午传统习俗之一。香囊内通常填充一些具有芳香开窍的中草药,有清香、驱虫、避瘟、防病的功效。香囊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小巧可爱,现已成为一种普遍的工艺品。一般香包或五彩线从端午那天开始带,带到端午后的第一场雨,然后取下丢掉,寓意是让大雨冲走晦气和疾病。 活动现场,在婷婷老师的指导下,小读者们兴趣浓厚,填香料、编绳、缝制,收获一个个精美的粽形香囊,迫不及待的佩戴在胸前,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在体验过程中,小读者们对民俗文化有了全新的认识,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