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城区图书馆】父亲节丨父爱千万种,每种都伟大!
发布时间:Jun 19, 2022 | 作者:
又是一年父亲节。
每当谈起父亲,
高大如山是他,不善言辞是他;
严苛对你是他,为你骄傲也是他。
父爱,从古至今都是如此。
就像今天和大家分享的诗人父亲们,
虽然各自有着父爱的表达方式,
却让我们深深体会到:
再普通的父亲,也有一颗伟大的爱孩子的心;
再伟大的诗人,也有一颗普通的做父亲的心。
谨以此文,致敬全天下所有父亲。

中国的“父亲”对孩子的感情基本上都是很内敛的,不愿轻易在子女面前表达出来,往往是“距离产生爱”,这在浪漫主义诗人李白身上体现得非常明显。
娇女字平阳,折花倚桃边。
折花不见我,泪下如流泉。
小儿名伯禽,与姊亦齐肩。
双行桃树下,抚背复谁怜?
念此失次第,肝肠日忧煎。
裂素写远意,因之汶阳川。
我的娇女名叫平阳,手折花朵倚在桃树边盼我回家。折下桃花不见父亲的面,眼泪哗哗如同泉水流淌。我的小儿名叫伯禽,已经与姐姐一样高了。他俩并肩双行在桃树之下,能得到谁的抚背怜爱?想到这里心中不定七上八下,肝肠忧煎日甚一日。撕片素帛写下远别的心怀,借此我仿佛也回到了汉阳之川。

说到“望子成龙”,诗人爸爸杜甫更厉害,一心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像曾子、子夏、子游在孔子的三千弟子里脱颖而出一样,将来能够出人头地。
觅句知新律,摊书解满床。
试吟青玉案,莫羡紫罗囊。
假日从时饮,明年共我长。
应须饱经术,已似爱文章。
十五男儿志,三千弟子行。
曾参与游夏,达者得升堂。
你最近已经懂得按律写诗,也会摊开书本坐在桌前看书了。你应该吟诵像张衡《四愁诗》那样的古诗,而不要羡慕谢玄玩香囊一类的嬉戏。只有休假的日子才能偶尔饮一次酒,明年你就长得和我一般高了。你还应该饱学经术,似乎也已经酷爱读写文章了。十五岁正是男儿志于学的时候,在孔子三千弟子年轻辈的学生中,只有像曾参、子夏、子游这样学得通达的人,才能登堂入室。


作为一个父亲,陆游最操心孩子的读书。《冬夜读书示子聿》一共八首,都是陆游劝诫儿子读书的诗。不仅教育孩子爱读书,还担心只会“死读书”,变成“两脚书橱”,所以又告诫他们,一定要从书里走到书外,理论联系实践。
宦途至老无馀俸,贫悴还如筮仕初。
赖有一筹胜富贵,小儿读遍旧藏书。
如今我年事已高,俸禄微薄。捉襟见肘的经济状况,和刚刚入仕时相差无几。不过,让我感到欣慰的是,最小的儿子“子聿”,虽然年幼,却喜欢读书,把家里的藏书都读遍了。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李商隐才高未用,一生沉沦下僚。但是很少有人注意到,他其实是一个十分优秀的父亲。读读下面这首诗你就会发现:他不只是爱自己的儿子,保存儿子的天性,还鼓励他好好学习,拥有高远的志气,长大去击退羌奴。
爷昔好读书,恳若自著述。
憔悴欲四十,无肉喂蚤虱。
儿慎勿学爷,读书求甲乙。
穰苴司马法,张良黄石街。
便为帝王师,不假更纤悉。
况今西与北,羌戎正狂悖。
诛赦两末成,将养如痼疾。
儿当速成大,探雏入虎穴。
当为万户侯,勿守一经帙!
我从前喜欢读书,勤奋刻苦独自著述。如今憔悴衰老年近四十,身上无肉特别害怕蚤虱。儿啊千万不要学阿爸,读书应举求科名甲乙。应去学学司马穰苴(ráng jū)的兵法,还有黄石传给张良的战术。只要这样就能做帝王之师,不须依靠其他琐细的学识。何况现在国家的西北,羌戎正在猖狂地叛逆。征讨或安抚都毫无成效,好比养痈为患终成痼疾。你要快快长大成人,为探得虎子要深入虎穴。应当用武功去博取万户侯,不要一辈子死守一部经帙。


身为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的郑板桥,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女儿出嫁无钱置办嫁妆,便以一幅兰竹图代替,并在上面题了这首诗。
如此家风传世,真乃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
官罢囊空两袖寒,聊凭卖画佐朝餐,
最惭吴隐奁钱薄,赠尔春风几笔兰。
我罢官之后两袖清风,只能靠卖画维系生活。很惭愧没有积蓄,就赠送一幅春兰图当作送给女儿的嫁妆。
贫困如斯,却气节如此,如此家风传世,郑板桥当真没有折没历史上的美名。


古今所有家长大概都是如此:自己这一生得不到的好,总希望孩子能够得到;遭过的罪,总希望孩子不必再受。
苏东坡一生历尽坎坷,宦海沉浮,因此他看到自己刚出生的儿子,没有像常人那样希望他聪明绝顶,而是祈愿一生无灾无难,万事顺遂。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每个人生养孩子都希望他们能聪明,我却因为太聪明而被聪明耽误了一生。只希望自己的儿子愚笨迟钝,没有灾难,没有祸患地做到公卿之位。


陶渊明膝下有五子,却不似老陶那般聪慧通灵,个个愚笨且刁顽,于是写了首《责子》诗把他们都骂了一通,写到最后自己却来了个直接“躺平”,尽显风趣幽默。
白发被两鬓,肌肤不复实。
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
阿舒已二八,懒惰故无匹。
阿宣行志学,而不爱文术。
雍端年十三,不识六与七。
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
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
如今我两鬓斑白,肌肤也不再紧实。虽然有五个儿子,却都不善诗文。十六岁的老大懒惰无人能比,十五岁的老二也是无心学习,十三岁的老三老四竟连数数都数不清,九岁的老幺一天到晚就知道找吃的。既然命该如此,我还是先喝酒去吧。


于“女儿奴”韦庄而言,两岁的女儿,有着不可思议的魔力,总能把他从一地鸡毛的琐碎日常中唤出来,一颦一笑也总能让他心头晴空万里。
见人初解语呕哑,不肯归眠恋小车。
一夜娇啼缘底事,为嫌衣少缕金华。
小女儿刚能听懂大人的讲话,就咿咿呀呀的学着说话了。因为爱玩小车就不肯去睡觉,因为衣服上少绣了朵金线花,就整个晚上哭闹着不肯停歇。

本文来源:国学精粹与生活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