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氏铁艺手工作坊丨打铁,打出时代的铿锵之音
发布时间:Jul 26, 2022 | 作者:
近日,位于钢城区颜庄街道南港村的一座铁艺手工作坊迎来了北京建筑大学研究生团队的到访。是什么神奇的工艺,可以吸引北京的团队前来钢城调研?
下面,跟随文旅君一起走进这座充满故事的郝氏铁艺手工作坊。
据了解,郝氏铁铺始于清朝嘉庆帝年间,传承至今已有二百多年历史,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打铁,慢慢衍生成了一门古老的传统工艺,二百多年间,还保留着手工工艺制作的郝氏铁艺手工作坊就显得弥足珍贵。
在机器大生产占据主流地位的今天,这个小小的手工作坊生产出的每一件铁器,其内蕴含的美学价值和人文价值也变得愈加浓郁。
走进郝家小院,就能听到叮叮当当的落锤声。
四面墙壁上挂满着各式各样的锻造工具,无不诉说着这间铁匠铺子所走过的铿锵岁月。在经历了历代的传承和发展后,郝氏铁铺第六代传承人郝纪迎将传统打铁技法不断革新,吸取先进技术和优良工艺,不断增加产品种类,成了在铁匠行业内真正的“全活铁匠”。
每一位铁匠,都拥有一双伟大的手,它能创造出有温度、有故事、有情感、有灵性的事物,这是机器无论如何也复制不了的温度。
比起“铁具是一件商品”来说,“铁具是一件艺术品”的形容更加贴切,这是手工锻打师傅赋予它的另一种含义。
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
在打铁匠人凝聚血与汗的作品是现代机械生产永远不能打造出来的,每样铁器都有自己的脾性,只有那些有经验的铁匠才最懂他们,才能打造出最适合铁器的状态。
郝氏铁铺第六代传承人郝纪就是这样一位带着工匠精神的铁匠,大到故宫里的木工大师修缮时用到的郝师傅做的工具,小到日常生活用具,每个铁具都非常的精致,都是郝师傅‘千锤百炼’出来的。
郝师傅曾说:铁器曾是几个朝代的文明象征,从青铜器的精美到现代化的简约,无不散发着独我的魅力,而每一件简单随性的铁制品无不诠释着广大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演绎着一个个精美绝伦的故事。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打铁”俩个字好像从我们的生活中慢慢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各种各样的机器,而我们也越来越少见到那些老手艺人。
打铁,作为流传数百年的传统技艺,体现着劳动人民的智慧。
在快节奏的生活中的我们,不妨多走走、多看看,感受有着匠人精神的老手艺人们,最淳朴的匠人精神与时代印记。
- 上一篇: 【钢城区文化馆】钢城非遗系列09
- 下一篇: 【钢城区文化馆】钢城非遗系列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