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搜索

【钢城区文化馆】动画电影《龙猫》赏析06

发布时间:Apr 20, 2021 | 作者:


分镜(Storyboard)又叫故事板。是指电影、动画、电视剧、广告、音乐录像带等各种影像媒体,在实际拍摄或绘制之前,以图表的方式来说明影像的构成,将连续画面以一次运镜为单位作分解,并且标注运镜方式、时间长度、对白、特效等。

根据媒体不同划分成不同分镜。常见的有影片分镜,漫画分镜。

影片分镜用以解说一个场景将如何构成,人物以多大的比例收入镜头成为构图、做出什么动作,摄影机要

从哪个角度切入或带出、摄影机本身怎么移动、录映多少时间等。

早期漫画基本上是严格分格的,并且多是矩形格,每格可以理解为一小页,或电影中的一个镜头,所以有“分镜”这样的称呼。当代漫画的分格已经相当自由,基本上除了必须保证阅读方便,其他限制都可以打破,为了情节需要,出格,画面的初步布局一般也要在分镜阶段设计完成。

看过宫崎骏大师经典作品《龙猫》的朋友,相信都会被里面温馨感人的情节、精细清丽的画面所感动。你又是否知道,作品在完成之前,在分镜脚本阶段时,宫崎骏先生是如何在分镜纸里面,表达自己对每个画面的思考和创意呢?今期为大家分享的是《龙猫》的分镜脚本,各位有志于动漫创作发展的朋友,请细心欣赏分镜纸上每个画格的细节,有条件的话还可以找出《龙猫》成品来对比一下,希望大家从中能够有所收获吧。

首先是情节的塑造

1.首先是出场,父女三人互动,开心,简单的洋溢着亲情的温暖。

2. 接着遇到了邮差,超过邮差并打招呼。情节简单,因为不是重点,重点是和少年问路,但是如果一开始就问路,则不那么自然,而且稍微缺点生活气息。这个简单的邮差表现出了父女三人为人的和善和热情,一开始就开始交代人物的性格,让人物在故事的发展中,不断表现并一点一滴地强化性格特征,这样的人物才会有血有肉,具有真实感。这点和千寻的开头有很强的对比性。

3. 遇到迎面驶来的小汽车。

4.向少年问路,这段比较详细,里面有父亲问路,少年大方的指路,姐妹俩热情爽朗打招呼,少年躲闪假装干活接着等小货车走远了又盯着看,具有敏感和质朴的一面。这组非常有趣的镜头很出彩诶,因为少年在这个片子里也是重要的一员哦。

5.到达

接着是景的应用。

1.景色在宫老先生的片子里起着相当巨大的作用,就拿龙猫来说,一开始就是一个大全景,要想真正把观众带到一个和现实不一样带有童话色彩的世界里,这种景色是必不可少的,而且确实应当是首当其冲的,它可以交代故事背景风土人情,奠定影片风格基调,首先给观众一个总体感觉。

2.其次景色还应用于表现人的主观视角,能表现空间变化、人物心理变化,同时使镜头的切换和衔接显得更加流畅。

3.景色还用于切在人物的两个连续动作之间,不仅交代该小段情节发生地场景及场景的变迁,表明空间关系,也为人物的出场做铺垫,在这种景中,往往有一个地方,例如说楼梯口啊,窗户口啊,闭着的门啊,落地窗啊,这些地方会造成观众的心理期待,起到引导观众心理和视线的作用。

4.景色还会用到跟移镜头中,例如在森林间穿梭的小汽车,其实这个在千寻的开头有明显体现,这是一种很有视觉效果的镜头。

5.最后景色还可以交代故事的发展,而且它自身也极具美感,就像龙猫出现后大树生长那段就相当精彩啊。宫崎骏先生片中的景色经常被称为神一般的色彩,带给观众的震撼是不言而喻的。

然后是镜头的衔接

1.动作的切换— 这是应用最多的一种,这种好处是衔接很顺畅。

2.反打镜头— 这种应用也相当多,这种好处是很漂亮,具有冲击力,表现力强。在这短短的片头中,就有多处用到。这种镜头对表现场景,表现多个人物的互动和位置很有用。

3.主观视角— 增加现场感,体现人物的处境和心理情况。

4.反应镜头— 增加角色间的交互性。

5.位置关系衔接—在场景中具有较多人物的时候,这种方法比较容易交代清楚整体的情况。

6.景衔接

7.声音衔接--例如应用于新人物的出场或者突发的事态及其他能引起人物注意力转变的过程。

8.综合应用,例如镜头28到镜头32,里面有4次反打,其间还有空间关系,有反应镜头,相当生动的表现了父女三人的运动状态,父亲是真正干活的;姐姐对一切充满好奇,一往无前;妹妹是跟屁虫。这样的例子有很多……

最后是时空的轴向--大多数是纵深,水平,斜面角度的镜头,另外还有一些其他角度的。

1.人物出场时水平轴向

2.遇到邮差,先是小女孩在纵深轴向看到前面的邮差,然后切到水平轴向上,货车超过了邮差,再切到纵向上女儿和邮差打招呼直到远去。这组镜头属于“追逐”类型,这类型镜头一般都很好看,体现了动画片的“动”感。类似的例子也有很多,而且比这一组更精彩。

3. 接着正面遇到迎面驶来的汽车,这种是“遭遇型”,这个镜头采用了纵向,但货车运动方向和上一组镜头相反,用来区别。

4.接着是斜方向的货车运动镜头

5.接着是向少年问路的镜头,采用了水平横向

6.之后一直到家,采用纵向虽然就是横向,纵向,斜方向,但是通过向里和向外来区别,整个开车的过程还是被表现的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