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搜索

【钢城区文化馆】硬笔书法06

发布时间:Sep 26, 2022 | 作者:


1、学习书法以楷书起手为宜。隶书、魏碑也可以(当然魏碑也在楷书之列,这里特指),但碑的损坏较大,初学不好把握。选帖以颜、柳楷书为宜,选欧、诸等也没问题,但起手一般不选赵体。问题是现在的字帖版本让初学者不好把握,有些字帖质量很差,单纯一种黑色和单纯一种白色,干干净净,让初学者觉得是好帖,因此强调一下,碑帖版本以能清晰看出石碑斑驳(黑的地方颜色并不见得一致),字体刻痕与碑一致,无变形为上;墨迹本以未经反色处理、能清晰看出墨色浓淡甚至纸绢纹痕为妙,运笔速度变化、飞白墨痕历历在目。


2、练软笔的选用长锋毛笔。在楷书书写过程中所用的笔毛不超过笔毛总长的三分之一。现在很多习字者用的笔太小,写字超出了笔的有效表现能力,这样练出的笔画没有厚度,以后改又特别困难。条件具备的还可以用重金属制作笔杆,但成人应控制在0.5公斤左右,不要过重。


3、一开始就要悬肘,写两寸大以上的字。如果孩童力弱,起码要悬腕,否则空间不足,结构始终不大度。要克服生怕手不稳的心理,很多时候明明可以悬肘,但因为心理不肯定就不悬肘,想以后慢慢提起来,这是多此一举,自设弯路,浪费功夫。练硬笔的应悬腕,起码也要虚腕。


4、每天只写字帖上的5-10个字,不要反复只写一个字,那样会产生视觉误差,应该是将选中的几个字依次写完,哪怕是立刻发现错误,也要在下一轮次时纠正。写完一遍与字帖对照,首先使眼力达到纤毫毕现。每天选中的字尽量多写几遍。练到一定的时候可以回过头来再练,不必强行要求依次把一个碑贴练完,例如《玄秘塔碑》可以几年才练完,练完还可以再练。平时把字帖看着玩也是很好的休闲提高手段。


5、要注意笔法中的讲解:入笔的过程讲得很复杂,要与笔的提按结合,有的只用一点笔尖,有的甚至只是一种趋势,作用是刻画笔画的形态以及为此目的的而进行的笔锋调整(如捻管),因此要在不断的练习中体会到底在哪个部位用多长笔毛落纸,笔毛的方向是否调整到下一动作的位置。练硬笔的更要让自己对笔尖有特别细致的了解、特别细腻的感觉,使之成为自己的手乃至心意的一部分,完全能于毫厘间表现自己的轻重、收放、顿挫、干湿、疾徐等意图。


6、不同的书法家结构规律不同,字和字的距离、关系也不同,但普遍的规律也有,如“三十六法”、“九十二法”等,作为对这些理论的注解,我在几年前写的《黄金分割的书法应用》现在看来仍很有意义,感谢“中国硬笔书法在线”网,初学者可以去看一下。


7、我不认同在练楷书时不能练其他书体的说法,也不赞成练行、草的人不注重练楷书。例如字体始终偏软的人练一下《张迁碑》、《张猛龙碑》是肯定有宜的。至于偏刚猛的风格,我认为可以先不急,我觉得现在很多人的字都偏秀俗浮滑,妄生枝角,追求所谓的“漂亮”,普遍缺乏朴拙雄厚,有的追求古拙的人偏又急于求成,显得造作怪诞,练得不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