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搜索

花漾山水 七彩田园——走进齐鲁样板示范村辛庄街道石湾子村

发布时间:Nov 11, 2022 | 作者:


给我一个大大的赞吧!


村庄简介


石湾子村位于济南市钢城区辛庄街道办事处驻地东13公里处,清因村东沟中有一碗状巨石,曾名石碗子,后谐音为石湾子,是著名的莱芜战役指挥所旧址所在地,红色文化底蕴深厚。近年来,石湾子村依托“党建+合作社”模式,着力发展村集体经济,在挖掘红色文化、人居环境整治、新时代文明实践、新农村建设方面不断发力,村民钱包“鼓起来”的同时,精神文化生活也在不断丰富。


树新风 聚民心 打造乡村振兴靓丽名片


石湾子村是莱芜战役指挥所旧址所在地,具有深厚的红色文化积淀。老一辈革命家不畏艰险、勇挑重担的精神激励着后来世世代代的石湾子村民,不少青年儿女追随他们的脚步志愿从军,报效祖国,村史馆里一一记录着他们的英雄事迹。流淌在血液里的红色基因让石湾子人成为正直、善良、淳朴、有爱的大写的人。他们互敬互爱、互帮互助,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谋划村庄的明天。现在,依托莱芜战役指挥所建设的红色文化纪念园吸引不少游客和学生前来进行研学游,让更多人接受红色文化的洗礼,培育爱国爱党爱民之情,带动乡村文化和产业振兴,促进钢城区红色文化和红色旅游事业的健康发展。


“我们村徐海,人缘好,村里都夸他,家里整治的怪板正,把家里老人照顾得也很好,最近被评为‘最美家庭’,实至名归啊”,石湾子村两委班子成员吕鹏说道。近年来,石湾子村依托红色文化,紧紧围绕新时代文明实践,开展“好婆婆”“好媳妇”和“最美家庭”一系列评选活动,像徐海这样的“最美家庭”目前已有20多户。通过文明评选活动,石湾子村掀起一股讲文明、树新风的热潮。村“两委”组织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通过微信群、大喇叭、下户等方式走街串巷宣传党的政策、理论,将党的温暖无限延伸,让弱势群体在冬天依然感受到温暖,奏响了乡村文化振兴号角。


强党建 抓制度 激活乡村振兴新“引擎”


农村要发展,农民要致富,关键靠支部。只有拥有一个富有活力的支部班子,才能激发党员的责任感,真正让党组织这个“引擎”焕发活力。为拧紧思想“总开关”,以思想引领实干,石湾子村第一书记郭振波从抓党建入手,首先和村两委专题研究了党建工作,明确了党建工作的长期发展目标。以制度为抓手,规范村“两委”的日常行为,通过“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主题党日等活动,为村“两委”提供干事创业的思想源泉;规范党员量化积分管理制度,提高村“两委”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有了思想引领,实干之船准备启航。石湾子村积极响应辛庄街道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号召,以“党建+合作社”的模式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召开支部大会和党员群众代表大会,因地制宜发展旅游业和发展山楂种植。村内塘坝将于近期完工,垂钓、旅游等将实现多产联动;村集体今年流转土地300余亩准备种植山楂,40多名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将同旅游业一道成为富农增收的“新路子”。


提“颜值” 增“气质” 擦亮乡村振兴底色


近年来,石湾子村多措并举开展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不断提升村民的幸福感、获得感,营造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在硬件设施方面,完成“白改黑”工程,改善道路8000平方米;投资33.8万元先后安装路灯130盏,投入6万余元安装摄像头28个,建设广场公园700平方米;铺土工布、加混凝土盘“活”护城河,并加设100米左右围栏;村内、外环路修桥2座,方便村民出行。

为提升村貌,改善村民生活环境,石湾子村先后投资85万元在河道两旁、小公园、村民住宅附近绿化带栽植4万余棵五角枫、紫叶李、柳树、山楂树、百日红等苗木。

“之前的时候石湾子村道路不平,晚上出门看不清,村里没有娱乐场所,村民生活环境一直搞不好。村‘两委’决心改变这种局面,经过与上级领导沟通,与党员、村民代表开会,在人居环境整治、道路提升工程等一系列方面下大力气,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有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样儿了。”石湾子村党支部书记徐国玉高兴地说。


未来规划

“下一步,石湾子村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筑牢党建阵地,立足‘红色文化’特色,发展红色文化旅游,带动村民增收致富,打造宜居新农村。”徐国玉对未来石湾子村的发展信心满满。




素材来源:花开辛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