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搜索

【特色农业赋能乡村振兴】山乡·花雨澜山:游客有看头 村民有奔头

发布时间:Dec 14, 2022 | 作者:


冬日的清晨,颜庄街道澜头村中机械的轰鸣声打破了整个村庄的宁静。山乡·花雨澜山项目正在青山绿水的怀抱中,紧锣密鼓地建设着。该项目是颜庄街道充分发挥乡村振兴资源优势,与山乡集团合作,依托澜头村及周边村落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共同开发建设的,主要打造以农旅产业为核心的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乡村振兴新典型。

“我们颜庄街道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但它们相对独立;山乡集团有丰富的农旅融合发展经验。这次,我们与山乡集团合作,打造山乡·花雨澜山项目,把辖区内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利用起来,形成发展合力。”颜庄街道党工委委员张和军说。“酒香也怕巷子深”,颜庄街道通过山乡·花雨澜山项目,激活辖区内自然生态和人文民俗资源,变“单打独斗”为“抱团取暖”,做大规模、做强品牌,推动农旅产业融合,以产业振兴带动乡村振兴。

据了解,山乡·花雨澜山项目占地总面积约450亩,建设内容主要包括:一产种植大棚区域,二产农产品加工车间等生产设施区域,三产综合性文旅服务中心区域。立足农业产业发展,以生态农业种植为基础,开展生态观光、农业采摘、科普研学和乡创实践,实现三产融合发展。

在种植大棚施工现场,澜头村“两委”成员吴茂英介绍,这里将建设1座智能标准大棚,主要满足育苗、无土栽培、研学教育及保供三产、采摘类种植需求;7座温室大棚,大概明年初开始种植草莓、西红柿、K2早熟西瓜、黄瓜等;还将建设8座拱棚,计划明年三四月开始种植日常蔬菜,满足礼盒团购、二三产业务关联需求,均与农科院、山农大科研院所等合作育苗选品。

张和军说:“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争取省市菜篮子工程、保供园区等相关政策,将一产区域建设成为全市最大的连片蔬菜保供园区,计划5年内建成钢城区大棚蔬菜生产基地。”

农产品加工车间等生产设施区域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利用澜头村既有的工矿建设用地开发,建设加工车间、冷库等设施,以“短储存、快周转”为原则,为一产、三产业态服务。张和军说:“颜庄街道每年干花椒产量近30万斤,山楂产量近40万斤,还有蜜薯、蘑菇等各类特色农产品,通过二产初加工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在增加销售额的同时,丰富三产体验功能。”

三产综合性文旅服务中心区域建筑面积约2700平方米,将建设高标准小型度假酒店,作为一二产配套,实现能吃、能住、能玩、能学、能购的多样功能,与乡村振兴相结合,对接各种培训机构、幼儿园、团体等,集餐饮、住宿、特色体验于一体,实现一产到三产的突破。

“综合性文旅服务中心一层已完成浇筑,正在进行砌墙施工,在酒店南边。我们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功能分区,充分利用工矿建设用地打造断崖景观,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给游客别样的景观体验。”一鸣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项目经理王建刚介绍。

据悉,山乡·花雨澜山项目预计在明年五一全部建成并投入运营,首个运营年度预计收入800万元,可提供长期就业岗位50个、灵活用工岗位80个,为村集体增收50万元,真正实现“农村变景区、农民变股民、资源变资产、产品变礼品”。

“项目落到我们村以后,村民们非常高兴,也非常期盼。到时候,大家能够在家门口实现就业,收入稳定了,日子也有了奔头。”吴茂英说。

山乡·花雨澜山项目将完善颜庄街道农业产业链条,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不断深化,实现串点成线、优势互补、客源共享、以农带旅、以旅促农,形成集生态农业、观光旅游等于一体的农旅产业带,探索形成具有颜庄特色的乡村振兴模式。

来源:幸福钢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