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城区图书馆】二十四节气之秋分 | 返照斜初彻,浮云薄未归
发布时间:Sep 23, 2023 | 作者:
返照斜初彻,浮云薄未归
江虹明远饮,峡雨落馀飞
今天14时50分
我们迎来秋天的第四个节气
秋分
这一天
白昼与黑夜均分时间
暖阳与凉风共享寒暑
此后夜渐长、日渐短
天气将慢慢转凉
或浓或淡的秋色
像调色板一样铺陈开来
明黄的白桦叶热烈、灿烂
墨绿的落叶松浓郁、雅致
共同织就出一幅色彩绚丽的秋景图
过了秋分 轰隆的雷声开始偃旗息鼓 小虫为洞穴“添砖加瓦”抵御寒气 河流也变得舒缓 流出了岁月悠悠,时光漫长 疏朗的日子里 飘逸的云彩、高飞的大雁 都是美好的秋意 待到连晴之后落下一场雨 秋便往更深处去了 今天 也是第六个中国农民丰收节 这时候 瓜果飘香、稻海茫茫 处处铺开秋收画卷 茬茬相接的农事里 满是收获的喜悦 金灿灿的稻谷、沉甸甸的果实 都寄托着人们的美好期盼 今晚 亚运之光 将在象征丰收的秋分时节 照亮钱塘江畔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 让我们一起 共享丰收之喜 共赴西湖之约 收获秋日的富足与明媚 秋分养生 秋分时节已真正进入秋季,冷空气开始日渐活跃,气温降低的速度明显加快。作为昼夜时间相等的节气,人们在养生中也应本着阴阳平衡的规律,使机体保持“阴平阳秘”的原则。 起居:早睡早起,注意保暖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记载:“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秋分以后,气候渐凉,早卧以顺应阴精的收藏,以养收气;早起以顺应阳气的舒长,使肺气得以舒展。胃肠道对寒冷的刺激非常敏感,此时要特别注意胃部的保暖,适时增添衣服,夜晚睡觉盖好被子。 运动:以轻松平缓项目为主 秋高气爽,也是锻炼的好时节。但由于人体阴精阳气正处在收敛内养阶段,运动也应遵循这一原则,宜选散步、登高等轻松平缓、活动量不大的项目。 饮食:清润、温润为主 秋分节气来临,天气干燥,人们的身体很容易缺水,从而开始“秋燥”。秋分的“燥”不同于白露的“燥”,秋分的“燥”是凉燥,而白露的“燥”是温燥,因此,在饮食方面要注意多吃一些清润、温润为主的食物。 理疗:秋分艾灸,防病保健 秋分过后,天气逐渐转凉,此时艾灸可以扶助阳气,提高机体免疫力,起到防病保健的作用。 精神:保持神志安宁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秋分时的情绪养生十分重要,应培养乐观情绪,保持神志安宁,避肃杀之气,收敛神气,适应秋天平容之气。 秋分诗词 稻谷遍地黄,丹桂花飘香,处处尽是迷人秋色。秋天,作为一个过渡的季节,远比夏或冬短暂,却是诗词歌赋的丰产季节,一如作物。秋兴秋悲,乡愁心事,家国情怀,皆在此时涌上心头。 《晚晴》 唐·杜甫 返照斜初彻,浮云薄未归。 江虹明远饮,峡雨落馀飞。 凫雁终高去,熊罴觉自肥。 秋分客尚在,竹露夕微微。 《咏廿四气诗秋分八月中》 唐·元稹 琴弹南吕调,风色已高清。 云散飘飖影,雷收振怒声。 乾坤能静肃,寒暑喜均平。 忽见新来雁,人心敢不惊? 《中秋对月》 唐·李频 秋分一夜停,阴魄最晶荧。 好是生沧海,徐看历杳冥。 层空疑洗色,万怪想潜形。 他夕无相类,晨鸡不可听。 《秋凉晚步》 宋·杨万里 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 绿池落尽红蕖却,荷叶犹开最小钱。 《秋分后顿凄冷有感》 宋·陆游 今年秋气早,木落不待黄。 蟋蟀当在宇,遽已近我床。 况我老当逝,且复小彷徉。 岂无一樽酒,亦有书在傍。 饮酒读古书,慨然想黄唐。 耄矣狂未除,谁能药膏肓。 来源 人民日报 人民出版社读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