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城区文旅局】辉煌时期的艺术——17、18世纪07
发布时间:Nov 7, 2023 | 作者:
不一样的国王和王后肖像——委拉斯开兹《宫娥》
德·西尔瓦·委拉斯开兹(1599 -1660)是17世纪西班牙画派的大师,也是西班牙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画家。他 生于塞维利亚城,13岁时到巴契哥门下学画,五年后与巴 契哥的女儿结婚。这段时间他活跃于塞维利亚画坛,多描 绘自然风俗,追求平易近人 而富有生活气息的格调。1622 年,他來到马德里,一年后经由岳父推荐,担任国王菲利普四世的宫廷画家。此时 他的 画风庄严华丽,多使用 低调的色彩,画了很多肖像画。他的艺术创作生涯大致分为四个时期:塞维利亚时期(1617-1622)、宫廷吋期(1623—1630)、光与色彩时期 (1631-1648)、成熟与晚年时期(1649-1660)。
《宫娥》是一幅肖像画也是一幅风俗画,是委拉斯开兹晚期的一件重要作品。此画作于1656年,现藏于马德里普拉多博物馆,尺寸为318X276厘米。画面描写了宫廷的日常生活。在画面上占中心位置的是菲利普四世心爱的小公主玛格丽特。她穿着华丽的细腰宽裙走进房间,由于她的突然来临,安静的画室好像突然投下了一颗石子,引起一片波澜:一名宫女向她跪献水杯,另一名向她行屈膝礼,右边两个侏儒,其中年少的那个用脚踢着昏昏欲睡的猛犬,室内站着嫔妃和侍候嫔妃的男仆,在远处门边还有一名宫廷卫士,墙壁上镜子里映着菲利普四世和奥地利马丽安娜王后的像,画面左边是画家自己手持画笔 正在作画。他是在画小公主和宫娥还是在画镜中映照出来的国王和王后?关于这一点,在学者们当中一 直存在着不同意见。在这件作品中,画家竟打破宫廷常规,把国王夫妇画在背景的一面镜子里,这是够 大胆的,而小公主、宫娥、侏儒和狗在构图里却占了重要的位置,小公主被描绘得既庄严又掩盖不住她 那孩子的稚气。这幅画中的光线处理也很微妙,多重光源均 匀地散布在人们的身上和画室的每个角落。
在这幅画中,笔触的使用被喻为是开创了 “直接法”而取代了“渐晕法”。画面中可以看到,笔触 被强调在几个关键的部位。画中被光线照亮的部分为画家本人的袖子、公主、侍女和诛儒的裙子,都是 直接用笔触画的。从这幅名作追昔抚今,可以看出笔触的产生与用光的关系。伦勃朗、鲁本斯,甚至提香的作品中,能使人联想到笔触的东西,常常都是在那些最亮的部位。有了光,事物才更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