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搜索

【钢城区文化馆】元明画家存世作品研究——张宇初

发布时间:Jan 15, 2024 | 作者:


张宇初


张宇初(1359—1410),字子璿,别号耆山、无为子,江西贵溪人。明代著名道士、诗人、画家。

张宇初为道教正一派第四十三代天师,生于元至正十九年(1359)。据《汉天师世家》、清钱谦益《列朝诗集小品》闰集《张宇初传》及《明史·方伎传》载张宇初自幼聪颖持重,少年时便习百家之书,博通经史,工诗章翰墨。稍长,贯综三氏,融为一途。旁及诸子百家之籍,靡不穷搜,发为载道之记事之文,各及其妙。由于他学识渊博,修养的精深 ,受到当时社会的敬重,如《世家》称“王公缙绅之士,亦莫不敬重焉。”洪武十一年(1378),太祖闻其名,即诏之人朝,且“眷赉有加”。次年,太祖又“特遣使诣山赉赐诰敕二道,授“正一嗣教道合无为阐祖关范大真人”。敕诏赴京,复降手敕勉加修节,以格神明之意。赐法衣金币给驿卷还山。《皇明恩命世录》卷三称:洪武十三年(1380)奉诏入朝,并授大真人。洪武十四年(1381)“敕勉修节,以格神明”。同年,太祖又封其母包氏为“清虚冲素妙善玄君”。洪武十六年(1383),奉诏赴南京于紫金山建玉篆大斋,十八年(1385),又受命于神乐观祷雨。二十三年(1390),入觐奏准,奉敕重建大上清宫。洪武二十四年(1391)旨谕禁私出符篆,赐“龙虎山天师正一玄坛印”。以俾关防符篆,镇护名山。并谕旨礼部严禁伪造符篆。建文帝时,张宇初一度受贬,被“夺印诰”,遂于乡里黄岩峰下(今龙虎山东南)构岘泉精舍居之。明成祖朱棣即位,张宇初被赐以缗钱修葺大上清宫,永乐四年(1406)敕谕编修道教书(即《道藏》),至英宗正统九年(1444)始行刊版,名曰《正统道藏》。五年曾三次建斋篆于朝,帝有器物厚赐,并给驿眷还山。此后曾一再奉谕往武当山寻访张三丰皆无结果。永乐八年(1410)羽化,以印剑付弟张宇清,作颂曰:“一点灵明,本无生灭,五十年中,非圆非阙,今朝裂破大虚空,三界十方俱透彻。”葬于岘泉。皇太子遣行人陈逵赐祭,次年复遣萧荣谕祭。他虽为道士,但一生好学不倦,不管是道家的经文,还是儒家的六经及子史百家之书,他都广为搜罗穷究,并且能融会贯通,人称之为“列仙之儒”。

张宇初博学多才,著述甚丰,为历代天师中著作最多者。他的文章“斐然可观,其中若《太极释》、《先天图论》、《河图原辨》、《荀子辨》、《阴符经》诸篇,皆有合于儒者之言”;《四库全书总目》认为:“若宇初者,其言既合于理,宁可以异端之故,并斥其文乎?”他的文章为人称赞备至,“如行空之云,昭回绚焕,变化莫测,倾刻万状,晔乎其成章也,又如入秋之水,膏淳黛蓄,微风兴波,万倾一碧,湛乎其泓澄也”。张宇初的词赋诗歌在艺术上 “极其婉丽清新,得天趣自然之妙”。钱谦益在《列朝诗集小传》中称其诗歌“意匠深秀,有三谢韦柳之遗响”。所著有《岘泉集》12卷、《道门十规》1卷,辑录其祖《三十代天师虚靖真君语录》7卷等。

张宇初能书工画,善画墨竹、兰蕙及山水。《清河书画》曾著录他的一幅《鹤林图》,《画史会要》也说他曾画《秋林平远图》,《皇明书画史》说他“写墨竹自成一家,亦精兰蕙。现存画作有《夏林清隐图》《墨竹》(《竹石图》)等。

《夏林清隐图》 轴,洪武三十一年作(1398),现存日本。

《墨竹》(《竹石图》)立轴,尺寸:137cm×42.5cm(又作137cm×42cm),款识:亭亭玉骨受风斜 弱态描摹意趣嘉 无力请谁扶隹好一枝低亚有梅花。钤印:张宇初印。浙江佳宝拍卖有限公司,2005年秋季中国书画艺术品拍卖会中国古代书画专场出现,编号:0473;安徽艺海拍卖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秋季大型艺术品拍卖会中国古代书画专场出现,编号:0451。

墨竹(《竹石图》)
立轴
纵137厘米
横42.5厘米

款识:亭亭玉骨受风斜 弱态描摹意趣嘉 无力请谁扶隹好 一枝低亚有梅花。钤印:张宇初印。浙江佳宝拍卖有限公司,2005年秋季中国书画艺术品拍卖会中国古代书画专场出现,编号:0473;安徽艺海拍卖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秋季大型艺术品拍卖会中国古代书画专场出现,编号:0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