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搜索

【钢城区文化馆】元明画家存世作品研究——杨廷麟

发布时间:Feb 10, 2024 | 作者:


杨廷麟


杨廷麟(1598—1646),字伯祥,号机部,自署兼山。清江(今江西樟树市)人。崇祯四年(1631)辛未科进士,翰林院庶吉士,后转编修,历任充讲官兼直经筵、吏部右待郎、南明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著名的抗清名臣、诗人、学者。《明史》卷二百七十八有其传。清代学者徐鼒《小腆纪年》卷二十五有《杨廷麟》篇。清同治《清江县志》、清沈德潜《明诗别裁集》、清裘君弘《西江诗话》等有传。

杨廷麟力主抗清,以兼山自况,意在效法文天祥(号文山)、谢枋得(号叠山)两山的气节。清陈云章《清水塘吊杨忠节》有诗说他“自命兼山文谢间,见危不负平生志”。京城失陷、崇祯吊死后,杨廷麟曾募兵勤王,后福王立,杨廷麟转战吉安、赣州等地。清顺治三年(1646),清兵攻破赣州,杨廷麟投水自杀。杨廷麟死后,清高宗赐谥“忠节”。当地百姓为表彰其气节,捐资立墓、碑,建忠义祠(1957年江西省已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还在其家乡修建了兼山祠、杨忠节公祠。杨廷麟亲临抗清前线,置个人生死于度外,并最终以身殉国。清朝史学家徐鼒曾赞扬杨廷麟守赣州的英雄业绩,与史可法守扬州、瞿式耜守桂林“先行辉映,日月争光”。 杨廷麟与黄道周、倪鸿宝并以文章节义闻名天下,被称为“三翰林”,著有《杨忠节公遗集》八卷、《兼山集》四卷,作品大多表现他的抗清思想以及明亡后的哀国忧民之心,现存画作有《墨梅》。

墨梅
立轴 水墨绫本
纵214厘米
横70厘米

钤印:杨廷麟印。北京翰海拍卖有限公司2002春季拍卖会中国书画(古代)专场出现,编号: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