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城区图书馆】【儒学讲堂 | 传统文化进书房—手工团扇制作活动】
发布时间:Aug 5, 2020 | 作者:
为进一步加强图书馆服务型建设,丰富小读者暑期文化生活,弘扬我国传统艺术,以丰富的文化活动作为连接我区读者之间的纽带,提升图书馆服务水平,2020年8月5日上午,由钢城区文化和旅游局主办,区图书馆、区非遗办公室、泉城书房友谊路分馆承办的“传统文化进书房—手工团扇制作活动”在泉城书房友谊路分馆举行。
团扇,又称宫扇、纨扇,是中国汉族传统工艺品及艺术品,是一种圆形有柄的扇子,它代表着团圆友善、吉祥如意 。团扇起源于中国。扇子最早出现在商代,用五光十色的野鸡毛制成,称之为“障扇”。宋以前称扇子,都指团扇。王昌龄《长信愁》诗:“奉帚平明秋殿开,且将团扇共徘徊”。《杖扇新录》载:近世通用素绢,两面绷之,或泥金、瓷青、湖色,有月圆、腰圆、六角诸式,皆倩名人书画,柄用梅烙、湘妃、棕竹,亦有洋漆、象牙之类,名为“团扇”。
活动现场,小读者们统一着汉服,首先跟着我区非物质文化—靳氏针绣传承人董淑梅老师了解了团扇的文化特点和艺术特色,普及传统文化知识。随后,参与活动的小读者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始学习团扇绘制的基本技巧:绷布、平褶、固定、包边、装饰。在大家专注细致的制作下,一把古色古香的团扇便绘制完成。整场活动场面热烈,学习气氛浓重。
通过今天的活动不仅让小读者们学习了关于团扇艺术的传统知识,培养其动手、动脑能力,也使她们深刻地感受到了传统文化永恒的魅力,表示要在今后的生活中,真真正正地做一个中华传统文化的实践者和传播者,为创建文明钢城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