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钢城区,老百姓的文化生活越来越时髦,看书、观影、打球、健身……这样的改变,源自文体设施的不断更新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进一步加强。如今,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参与到公共文体生活之中,学会品味生活、品味文化,共享温暖的文化之光。
在泉城书房钢城区友谊路分馆,记者看到,虽然是工作日,但前来借书、看书的居民络绎不绝。丁傲楠是书房的常客,每周她都来三四次,在泉城书房里享受静谧的阅读时光。读者丁傲楠说:“这里环境优雅,藏书种类齐全,自助设备比较先进,很适合我们这种有阅读需求的人,只要有空闲时间,就会到这里来看会书。
据了解,自书房成立以来,每天进馆人数都有五六百人,最多的时候达到一千余人,它的启用成为老百姓身边的书香阅读角、文化便民站、精神栖息地,让钢城区居民有了更多获得感、幸福感。泉城书房钢城区友谊路分馆馆长潘亚宁说:“友谊路分馆以‘我的祖国·我的节’为主线,全年开展系列主题活动,通过组织这些活动,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极大地丰富了钢城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品位。泉城书房为钢城区居民打造了便利的文化休闲综合空间,是钢城区发挥公共服务效能的一个缩影。今年,钢城区除改建区文化馆,新建区图书馆、文化馆社区分馆、泉城书房外,还建成3个体育公园、1个公共体育场、1个全民健身中心,为所有行政村配建全民健身设施,全面提升了文体公共服务水平。

天气越来越冷,户外演出越来越少,但各个剧团却依旧忙碌。在振兴园小区,月光艺术团的演员正在排练节目,大家表演的热情非常高。据钢城区月光艺术团团长王素梅介绍,演员们正在有序排练,为明年的演出做准备,争取拿出更多更好地节目呈现给观众。月光艺术团由文艺爱好者组成,由最初的几个人发展成现在的四五十人,今年独自承担的演出就有近20场。文化惠民,滋润城市乡村,孕育出一片绿意葱茏的天地。钢城区目前发展民间艺术团体15家、庄户剧团30家,日趋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让群众文化活动日臻丰富。
文体活动丰富多彩,“点亮”群众业余生活。今年,钢城区举办丰富的文化活动,“戏曲进乡村”演出230场,“一村一月一场电影”放映2736场,第七届消夏文艺晚会演出17场。组织开展钢城区第十届全民健身运动会,举办线上线下赛事活动16项,举办棋山国际山地自行车赛道济南市“全民健身日”骑游大会活动,保障了群众共享、乐享文化体育惠民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