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城区图书馆】博看荐听丨他若笔落,便惊风雨
发布时间:Jul 9, 2021 | 作者:
在中国历史上,李白的诗有着豪迈气概。贺知章第一次见他,说他是“谪仙人”,他可以“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也可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然而除去狂和傲,李白也有自己的愁“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这样有喜有悲,有狂且傲的李太白,才是余光中口中那个“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的诗仙人。
与李白不同,杜甫的青年时期,正值开元盛世,他心怀远大抱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然而经历山河破碎,身世浮沉只能提笔写下“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的后半生饱经磨难,虽然身处乱世,却依旧忧国忧民。在自己一无所有,房屋漏雨,悲惨无比情况下,还能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呼唤。这样悲天悯人、心怀天下的杜甫,值得被后世称为“诗圣”。
如果说唐朝是诗的时代,那么词的鼎盛时期一定是宋朝,而在南宋有著名豪放派词人辛弃疾,他既有“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沙场点兵间的意气风发、破阵杀敌的英雄气概;又有“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少年将军的骁勇、报效国家的一腔热情。他除了剑有杀气,词亦有柔情“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能写词、会打仗,文武双全,果然不负他波澜壮阔的一生!
本期为您推荐,李白、杜甫、辛弃疾三人的传记,看看他们都有怎样的人生?
- 上一篇: 【钢城区文化馆】大艺术家-乔治·莫兰迪01
- 下一篇: 【钢城区文化馆】钢城区开展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