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搜索
展开
类型:
全部 通知 宣传 演出 活动 公告 新闻 采访
【钢城区文化馆】非遗名录之京剧09
Dec 13, 2021

京剧主要分为“西皮”与“二黄”两大类。 常见剧目中,有《四郎探母》,杨延辉唱的“未开言不由人泪流满面”就是老生的“西皮导板”,铁镜公主唱的“夫妻们打坐在皇宫院”...

【钢城区文化馆】非遗名录之京剧08
Dec 12, 2021

京剧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法:唱、念、做、打,也是京剧表演四项基本功。 唱指歌唱,念指具有音乐性的念白,二者相辅相成,构成歌舞化的京剧表演艺术两大要素之一的“歌”,做...

【钢城区文化馆】非遗名录之京剧07
Dec 11, 2021

京剧舞台艺术在文学、表演、音乐、唱腔、锣鼓、化妆、脸谱等各个方面,通过无数艺人的长期舞台实践,构成了一套互相制约、相得益彰的格律化和规范化的程式。它作为创造舞台...

【钢城区文化馆】非遗名录之京剧06
Dec 10, 2021

京剧术语 工尺,戏曲音乐名词。泛指戏曲曲谱上曲词右侧所注音阶符号。我国传统民族音乐,以“合、四、上、尺、工、凡、六”等字作为音阶的符号,相当于西洋音乐的“567...

【钢城区文化馆】非遗名录之京剧05
Dec 9, 2021

2010年11月16日,京剧“申遗”成功。 京剧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我们看来是顺理成章的事。但是,老外只知道《三岔口》一类的武戏,文化内涵深厚的文戏根本看不懂...

【钢城区文化馆】非遗名录之京剧04
Dec 8, 2021

1883年一1918年,京剧由形成期步入成熟期,代表人物为时称“老生后三杰”的谭鑫培、汪桂芬、孙菊仙。其中谭鑫培承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各家艺术之长,又经创造发...

【钢城区文化馆】非遗名录之京剧03
Dec 7, 2021

京剧前身是清初流行于江南地区,以唱吹腔、高拨子、二黄为主的徽班。徽班流动性强,与其他剧种接触频繁,在声腔上互有交流渗透,因此在发展过程中也搬演了不少昆腔戏,还吸...

【钢城区文化馆】非遗名录之京剧02
Dec 6, 2021

徽州商人富甲一方,商业的成功引发了文化消费欲望的高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戏曲声腔昆山腔的兴起,纷纷蓄养家班,角色斗艺,并卖力为乾隆下江南收集声色歌舞,不惜重金...

【钢城区文化馆】非遗名录之京剧01
Dec 5, 2021

京剧,曾称平剧,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腔调以西皮、二黄为主,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中国戏曲三鼎甲“榜首”。 徽剧是京剧的前身。清代乾隆五十五年(1...

【钢城区文化馆】钢城区“百姓点单、政府买单”送文化服务文艺节目征求意见的通知
Dec 3, 2021

钢城区“百姓点单、政府买单”送文化服务文艺节目征求意见的通知 为丰富钢城区广大群众文化生活,着力提高公共文化产品的有效供给,解决基层文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钢城区文化馆】戏曲服饰图谱24
Nov 26, 2021

戏珠大龙蟒 戏珠大龙蟒,青、中年武将常穿的礼服。    龙套衣 龙套衣,用于龙套角色,举凡官员升堂、升帐或两军对阵时,龙套既可象征随侍、又可象征军士浩荡。   ...

【钢城区文化馆】戏曲服饰图谱23
Nov 25, 2021

文小生花褶 文小生花褶,多为书生、秀才之辈的男性青年角色穿着。    武生花褶 武生花褶,有身份的青年武将或绿林好汉所穿。    女青褶子 女青褶子,善良和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