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由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于1977年发起并创立。1977年国际博物馆协会为促进全球博物馆事业的健康发展,吸引全社会公众对博物馆事业的了解、参与和关注,向全世界宣告1977年5月18日为第一个国际博物馆日,并每年为国际博物馆日确定活动主题。
2022年5月18日,是第46个国际博物馆日,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确定今年的的主题为“博物馆的力量”(The Power of Museums),并指出21世纪的博物馆拥有巨大的潜力和影响力,可以将世界变得更美好。
————————————————
泱泱中华,万古江河。如日之升,如月之恒。时代洪流滔滔而过,历史痕迹以各种各样的形式留存。中华上下五千年,我们走过的路,拥有过的一切,经历过的一切,化成了我们的历史、审美和精神。在“国际博物馆日”我们一起走进钢城区的博物馆,感受历史的留存,时代的印记。
莱芜战役指挥所旧址纪念馆
红色记忆,钢城故事
走进莱芜战役指挥所旧址纪念馆,感受共产党人和人民军队的铮铮铁骨,英雄的莱芜、钢城革命老区人民为新中国解放和建设事业做出卓越贡献。
1947年2月20日至23日,华东野战军司令员陈毅、副司令员粟裕、副政委谭震林在这里指挥了举世闻名的莱芜战役,取得了歼灭敌军5.6万人的重大胜利,是杰出的歼灭战和运动战的光辉范例,系世界军事史上百战经典之一。
莱芜战役指挥所旧址纪念馆于1977年确定为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1981年2月23日,正式对外开放;
2005年,被山东省委宣传部确定为山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13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5年,被山东省党史研究室确定为山东省党史教育基地。
该址为四合院1917年修建,总占地面积270平方米,距今已有105年的时光,其内的一砖一瓦都映照着当年的革命与奋斗,多看一遍莱芜战役指挥所旧址纪念馆,多在心里,刻下一笔爱国的印记。
在今日,莱芜战役指挥所旧址纪念馆也举办了馆藏展陈活动,呼吁大家铭记革命历史,传承红色文化。
地址:钢城区辛庄街道石湾子村
巧夺天工红木博物馆
文化脉络,百年传承
近几百年的中国,有两件东西被海外华人视为国粹,一是京剧,二就是红木家具。
红木家具从原木到成品需要很多道工序,每一个工序里又有若干个小的制作工艺。在巧夺天工红木文化博物馆里,红木家具制作工艺及流程尽收眼底。
在这里,你也可以了解到中国家具的发展史。从.夏、商、周到秦汉,从魏晋南北朝到隋唐五代,从宋元到明清……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家具都展现在眼前。
巧夺天工红木文化博物馆作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红木文化科普基地”,走进博物馆,就能感受到浓郁的北派风格,气势磅礴恢宏、儒雅大气,充满历史底蕴。
整体博物馆建筑讲究均衡对称之美,博物馆前两处绿化屏,形如如意,寓意事事如意,万事如意。屋顶造型将中直线和曲线巧妙地组合,形成向上微翘的飞檐,增添了建筑物飞动轻快的美,儒雅壮观。
整个博物馆的建筑结构,更是运用古时宫殿、坛庙、寺院等大型建筑物中常采用抬梁式古代木架构,各个构件之间以卯榫相吻合。外立面五颜六色的彩绘也大有文章。油漆颜料中含有铜,不仅可以防潮、防风化剥蚀,而且还可以防虫蚁。彩绘颜色青、黄、红相结合,图案绘制精巧,色彩丰富,稳重大气,与整体建筑风格浑然一体,相得益彰。
静止不动的红木家具,并非安分地等待行人前来打望,它们诉说着历史,传播着知识,凝聚着千百年来的文化变迁。它们有力,不仅凸显在个体质量,更有背后阡陌交错构成的复杂重量。
地址:济南市钢城区经济开发区(Tips:自驾从钢城区辛庄高速路口出口向南行至3公里)
山东棋山民俗博物馆
钢城岁月,历史见证
民俗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文化遗产,来到钢城区山东棋山民俗博物馆,可以感受到鲁中地区老百姓生活起居、生产劳动的历史文化印记。
该馆成立于2016年10月,面积2000多平方米,藏品两千余件,皆为反映莱芜地区汉民族的岁时节令、衣食住行、人生礼仪、婚丧嫁娶、民间工艺、生活器具、生产器具等文物。每一件展品,都记录着一段历史,凝聚着许多故事。在这里,你不仅可以增长知识,还可以欣赏到一些已退出“历史舞台”的老物件。
从最初的民间收藏到民俗展览,馆长吕元斌花费了十几年的精力和财力。吕元斌说:“这些‘老物件’现在的年轻人都没见过。从这些‘老物件’上就可以想象当年的生活是多么的艰苦,现在这已成为见证历史的纪念品。”
地址:钢城区里辛街道办事处玥庄村北地
步履不停赴往昔,思古衡今固文明。
文旅君用这份精心绘就的钢城博物馆之旅画卷,向你发出邀请,欢迎每一位朋友在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走进钢城大大小小、五彩斑斓的博物馆,度过一段愉快的好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