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城区文化馆】中国书法31
发布时间:Jun 1, 2024 | 作者:
草书的新境界
“宋四家”中第二号人物是黄庭坚。
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涪翁,分宁(今江西修水)人。他与张耒、晁补之、秦观同游于苏轼门下,为“苏门四学士”之一。他小苏轼8岁,与苏轼交情深厚,介于师友之间。他的政见与苏轼相似,诗、书又与苏轼齐名,并曾为苏轼《黄州寒食诗帖》题跋,“淡墨挥洒,初非经意,然极真率可喜”(沈尹默《论书丛稿》),苏诗黄跋被后人誉为“珠联璧合”。
宋黄庭坚松风阁诗局部
黄庭坚的行楷师法《兰亭序》及颜真卿、杨凝式等,并广泛吸取篆意隶法,得《瘗鹤铭》《石门铭》的真趣。晚年贬官四川,入三峡见船夫荡桨、拨棹,得到启发,有了更大的发挥。用笔以侧险取势,纵横奇崛,呈现出俊挺英杰的风神。起笔有抖擞的习气,虽然和他初以周越为师有关系,但实际上是为了调整笔锋,保证中锋运笔。以长横为例,逆入藏锋,提笔调锋,随按随提随调,一次、两次、三次,与横同始终,所以一横绝不平直,高低起伏极尽夸张。换言之,笔在寻找入纸的最小切入点,他说“心能转腕、手能转笔”(《论书》),提示后学圆锥体笔毛360度的每一个角度,都要发挥作用。他深谙褚遂良的用笔法。《松风阁诗》中“三”字很典型。这种用笔方法在撇、捺、勾中也十分明显,如“燥”字长撇多次改变运锋方向,曲折下行;“今”字捺脚一波三折张扬,“我”字戈勾、“意”字心勾曲张运行。
结体采用中心收紧、四面放射的中心辐射式。黄字行楷长笔肆意舒展,点画曲屈前行,如荡桨撑舟,一张一弛。用力时,内蕴万钧,劲挺坚韧;放松时,藉助惯性,从容纵逸。相传黄庭坚与苏轼有一段很有趣的调侃:一次苏轼看了黄庭坚的书法,当众讥讽:“贤弟的字,横看竖看,怎么都像树枝上挂着的死蛇。”黄庭坚一噤,立即回答:“小徒看老师的书作,怎么也找不到字迹,只见一只只被踏扁的癞蛤蟆。”苏轼也一震,随即二人击掌大笑。师生间的相互调笑,各自夸张了对方书体的特征。学黄学苏,不仅要从外形上强调他们各自的特征,还应洞察其内在的精神。
宋黄庭坚诸上座帖局部
黄庭坚的行楷名作尚有《诸上座帖》《华严疏》《伏波神祠诗》,明显反映了笔势苍劲、格律严明、变态纵横的风韵。
黄庭坚楷书不及行书,行书又不及草书。在宋四家中,他的草书是第一流的。姜蘷对他十分推崇,赞他“草书之法,至是又一变矣!”(《续书谱》)黄庭坚晚年回忆自己学草书的过程,经历了四个阶段。早年以宋初周越为师,晚年从苏才翁、苏子美书悟到古人笔意,又从唐代狂放派草书大家张旭、怀素、高闲的墨迹窥测到草书的奥妙,最后又在黄龙山以大自然为师,顿悟草书的真谛。他在不断的自我否定中得到不断的自我完善,“自成一家始逼真”。《李白忆旧游诗卷》是他草书的代表作,无论是用笔还是章法都有了一种新的突破。大大小小的点、长长短短的线,纵纵横横、分分合合,构成了多维的面。点线面的组合,予人一种扑面而来的动感立体,把草书推向新天地。后代成名家的,没有不向他行注目礼的。
黄庭坚草书用笔祖法张旭,圆劲灵动,却又超越张旭,线条的质地有了更多的内涵,提按顿挫,腾仆跌宕,律动短促急速,移步换景,瞬间万变。试将《古诗四首》与《李白忆旧游诗卷》中的“玉”①、“家”②等字作一比较。两者虽有一脉相承的情缘,但还是有分野的。张旭草书的圆弧线较长,曲度也大,圆润通畅;黄庭坚草书的圆弧线短促,屈曲蛰伏。如果说前者有黄金打就的折钗股的劲挺,那么后者就如万岁枯藤般坚韧。
黄庭坚善于用长笔的线条表情达意,“一”字长横左伸右展,且倒向右下,“入”字撇捺左右开弓,“亦”字四点化为三点并以联飞势横向舒展,“杨”字长竖上下贯通,伸头展足。这些线条的拉长已超乎常理,脱离结构安排的需要,纯粹为了展示线条内涵的美质,畅快惬意。
释文:兴来携妓恣经
释文:过其若杨花似雪何
释文:巢亦既还山寻故
宋黄庭坚李白忆旧游诗卷局部
释文:曲水回萦一溪,初入千花明万
长线运用过度,容易给人以烦躁不安的感觉。黄庭坚同时对某些点画进行了缩减,以侧点、圆点、短横作辅弼,协调了长线,突破视觉常态,出现了新概念的平衡。如“兴来”两字,一个以长竖引人注目,一个映入眼帘的是各式各样的点,两字长横均被压缩,“来”字更化横为侧点,并与“兴”字的横背道而驰,组合得浑然一体。“君家严君勇猎虎,作尹并州遏戎虏”两句中,“作”字左边改变形态,以左右不同情状的四点调节了“虎”字长竖的单调与孤独;“虏”字被包围部分紧缩,映衬了长撇。点与线、曲与直、斜与正搭配产生了冷峭飞动的效果。
黄庭坚追踪怀素草书的章法,点画狼藉,大小错落,满纸云烟,却又有所突破。怀素《自序》中往往把数字合在一起连写,但各字仍有相对独立性,如“谒见当代名公,错综其事,遗编绝简,往往遇之”句中“名公”、“其事”数字或萦绕或意连,并偏左合为一组,然各字仍有相对独立的空间,外形清晰可辨。黄庭坚承沿怀素方法,“星离雨散不终朝,分飞楚关山水遥”句中“散不”、“朝分”、“飞楚关山水”等都是数字合为一组又相对独立的典型,并进而采用结构空间穿插、腾挪、移位的方法,大小数字合在一起,乍一看,几乎以为是一个字。“沧霞楼上动仙乐”句中“霞楼上”三字,“行来北京岁月深”句中“行来”两字的安排,都见书家“自成一家”、奇崛峻峭的风格。
唐怀素自序帖局部
释文:国。谒见当代名公,错综其事,遗编绝简,往往遇之
宋黄庭坚李白忆旧游诗卷局部
释文:桥。君家严君勇猎虎,作尹并州遏戎虏。五月相呼
释文:道羊肠苦,行来北京岁月深。感
释文:笙。沧霞楼上动仙乐,嘈然宛似
宋黄庭坚李白忆旧游诗卷局部
释文:九霄。星离雨散不终朝,分飞楚关山水遥。余既还山寻故
- 上一篇: 【钢城区文化馆】中国书法32
- 下一篇: 【钢城区文化馆】定格钢城!时光摄影